当前位置: 首页 > 产品中心

江南官方体育app·石嘴山市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1月7日 王伟)

产品介绍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刚刚过去的2022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冲击的严峻挑战,市人民政府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和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砥砺奋进,真抓实干,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13.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和8.5%。

      一年来,我们集中精力抓大事、解难事、干实事,一些工作取得突破性成效。产业转型升级蹄疾步稳,连续2年被国家通报表扬,在国家部委年度绩效评价中首次获评良好等次。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引进建设了5个百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位列全区第一。“六争”工作成效明显,争取各类资金突破100亿元,为近年最好水平。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空气质量主要指标取得近年最好成绩。

      (一)讲重实干,落实部署坚决有力。深入学习贯彻习总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整改生态环保、安全生产等督察巡查反馈问题,全力打好稳经济保增长促发展“七大战役”,切实做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因时因势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广大医务工作者、公安干警、基层干部、志愿者等付出了艰辛努力,全市人民给予了最大的理解支持,共同构筑起疫情防控坚固防线。全面落实国家、自治区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出台工业稳增长“30条”等配套措施,强化运行调度,全力助企稳企,减税降费退税缓税24.2亿元,新增企业156.8亿元,集中开工建设项目340个,产业项目投资占比达到84%,举办系列促消费活动150余场次,带动消费5亿元,新培育市场主体1万余户,总量达到7.2万户,经济发展稳中向好。全面压实“四防”责任,建立重大安全风险研判防控机制,稳妥处置重点企业、金融机构风险,扎实开展安全生产“百日专项整治行动”,有效化解危化、燃气、自建房等重点领域安全隐患,生产安全事故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7.4%、7.7%,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二)抓创新促转型,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全面打响产业扩能提质“五大攻坚战”,产业转型示范市加快建设。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双倍增”行动,实施各类科技项目318个,83个项目列入全国东西部科技合作重点,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7家、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98家、“专精特新”企业20家,新建创新平台26家,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6.4%。“六新六特六优”产业稳步壮大,润阳硅材料、氟峰新材料等16个10亿元以上项目建成投产,晶体新能源、巴斯夫杉杉等217个产业项目加快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26.8%,制造业对规上工业的贡献超过80%。建筑业对经济贡献明显增强,入规企业达到55家,产值增长20%以上。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数据外包产业园、滨河物流园等项目建成投运,电商交易额增长11%,企业主辅分离试点深入推进,成立服务业企业30家。打造红柱子街等夜经济集聚区,大武口生态工业旅游休闲集聚区入选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游客接待人数、旅游收入分别增长20.7%、16.2%。特色农业加快发展,引进先正达、百果园等行业巨头,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园等项目落地建设,河东优质奶源基地初具规模,新培育龙头企业25家,绿色食品加工产值增长13.4%,粮食产量实现“十九连丰”。

      (三)强治理优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完成营造林10.1万亩,修复湿地和草原11.2万亩,治理水土流失41平方公里,贺兰山生态保护修复成效得到中央环保督察组和国家生态环境部督导组高度评价。全面推进河湖长制、林长制,工作经验在全国交流推广,星海湖生态治理成果巩固提升,沙湖获评全国首批美丽河湖提名案例。扎实整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年度6项整改任务全部完成。全力整治提升煤炭集中区,平罗崇岗等重点区域面貌显著改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大气污染治理项目157个,中水综合利用等项目加快建设,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2.5%,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100%,黄河石嘴山段水质稳定保持Ⅱ类,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率保持100%,入选国家首批“无废城市”建设名单,成为全国首批、全区唯一生态环境智慧监测试点城市。打好“双碳”“双控”攻坚战,狠抓“两高”项目整治,加快整合提升碳基材料等传统产业,推动低碳产业功能区转型发展,处置僵尸企业20家,淘汰落后产能177.8万吨,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4家,绿色低碳转型步伐不断加快。

      (四)促改革扩开放,发展活力明显增强。“放管服”改革纵深推进,“审管联动”试点落地见效,323个行政许可事项纳入一张清单管理,数字政府加快建设,营商环境建设走在全区前列。“六权改革”不断深化,排污权改革实现污染因子全覆盖,首宗“千万级”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竞拍,“以林换能”“以地换林”等新模式全面推广,获批全国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市。国家级15项改革试点、自治区级28项改革试点接续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顺利完成,农村闲置宅基地、“一块田”等改革成效明显,惠农区获评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平罗县入选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六争”和“两招两引”卓有成效,澄安新能源、冠能新材料2个百亿元项目签约落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64.5亿元,引进各类人才5417人,增长12.9%,争取各类资金104亿元,增长13.4%。包银高铁、乌玛高速加快建设,深化拓展与天津港等口岸合作,多式联运加快发展,跨境电商交易规模稳步扩大,新增外贸经营主体35家,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50亿元,增长10%以上。

      (五)优功能提品质,城乡融合加快推进。深入开展城市更新,改造恒源小区等老旧小区57万平方米、朝政胡同等背街小巷19条,完成棚户区改造958套,改造世纪大道雨污管网等市政管线公里,新建明快巷等小微公园15座,获批自治区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市。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支持刚性和改善型住房建设,依法处置盘活烂尾楼盘11个,解决了2.9万户群众不动产登记“办证难”问题,商品房待售面积同比下降32.7%,去化周期下降至11.3个月。物业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扎实开展,创建标准物业小区150个。全力打好市容环境整治等“五大攻坚战”,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顺利通过复检。中线西线供水、包银高铁南站、生活垃圾综合处置等项目加快建设,109国道(惠农至黄渠桥段)改扩建全面通车,110国道(大武口至惠农段)、沙湖大道环境综合整治效果明显,新建改建高速、国省道246公里,改造提升农村公路265公里,拓宽畅通了影响群众出行的简滨大道“瓶颈”。乡村建设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入开展,打造黄渠桥镇等4个重点小城镇、大武口隆惠村等20个“中心村”、惠农东永固村等4个美丽宜居村庄,平罗西永惠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垃圾治理率分别达到93.2%、100%。

      (六)办实事惠民生,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在财政收支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投入80%以上的财力保民生,十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产业发展、基础设施项目107个,建成移民种植养殖园区34个,脱贫人口收入增长14.5%。强化援企稳岗扩就业,城镇新增就业1.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7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引进海亮教育集团与星海中学合作办学,义务教育列入国家优质均衡试点,“双减”成果全区领先。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3所,宁夏卫生健康职业技术学院、宁夏闽江应用技术学院获批建设,国家职普融通示范区创建深入推进。深化“三医联动”改革,国家DIP付费改革试点成效明显,国采药品耗材全面落地实施,建成市传染病救治基地,连续两年获评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文体事业繁荣发展,书香城市加快建设,市游泳馆建成投用,成功举办“工业之声”音乐节等系列文体活动,《万里归途》等40余部影视剧在我市取景拍摄。基本医疗保险、城乡低保、社会救助提标扩面,全区首家荣军优抚医院开工建设,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经验入选全国优秀案例。平安中国示范市创建成果深化拓展,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深入推进,建成市县乡社会治理中心,人民调解经验在全国推广,顺利通过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省级评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宗教和谐示范市加快创建,打响“贺兰山下石榴红”品牌。国防动员、双拥共建、人民防空、防震减灾、应急救援等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工会、青年、科协、慈善、老龄、妇女儿童、红十字等各项事业实现新发展。

      (七)转作风提效能,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党的二十大和习总视察宁夏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大学习、大讨论、大宣传、大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工作落实年”活动成效明显,进一步提振了干部大抓发展、抓大发展、抓高质量发展的精气神。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常态化开展会前学法,法治政府示范创建深入推进,获评全区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高质量办理市代表议案1件、建议86件,市政协委员提案203件,办复率、满意率100%。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深入推进工程建设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专项治理,强化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审计监督,规范公共资源交易,深化拓展基层减负,驰而不息纠“四风”转作风,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政府效能进一步提升。

      各位代表,回望过去一年,我们以实干笃定前行,用汗水浇灌收获,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政协及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奋斗、合力攻坚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代表、政协委员,向各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驻石中央和区属单位、驻石部队、官兵、公安干警、消防救援人员,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石嘴山建设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疫情冲击等因素影响,企业生产经营还存在不少困难,消费增长动力不足,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等指标未能完成预期目标;经济发展质量亟待提升,产业转型升级还需加快;生态环境保护任务艰巨,节能减排降碳压力较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教育、医疗等民生工作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部分干部担当实干精神亟待加强,营商环境还需持续优化。对此,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落实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部署、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立足新起点、踏上新征程,我们将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自治区党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决策部署,坚定担当建设产业转型示范市使命,全力抓好转型、绿色、民生、安全四项任务,团结奋斗、勇毅前行,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习总视察宁夏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认真落实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市第十一次党代会部署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快推进先行区建设,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持续用力大抓发展、抓大发展、抓高质量发。